雷立芬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研究所張惠群2007-11-282018-06-292007-11-282018-06-292005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59038我國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的籌措不易,因此對校務正常運作所需資金以外的剩餘資金應如何適切配置與組合,以產生極大效益,是為本研究之主旨。本研究先預估某國立大學校務基金正常運作所需資金之每月最低應留存比例,再針對超過此比例之剩餘資金,應用Markowitz的投資組合理論,在預期報酬率及風險考量下,求取放寬資金配置限制後的投資組合效率前緣,並就其目前資金配置的投資組合客觀檢視及分析其結果,以提供該校調整剩餘資金配置之依據。研究結果亦可作為國立大學重新檢視及配置其校務基金的參考,並可供我國政府據以修訂校務基金相關規定及採取更開放作法,以給予國立大學校院較大的自主運作空間。 經實證分析獲致的主要結論為:模擬情境A(採取活期存款、短期票券、國內定存和政府公債作為投資組合)之最大預期報酬率為0.3675%、投資組合之風險為0.1097%;模擬情境B(除採用模擬情境A之各項投資標的外,再納入國內股票市場及共同基金作為投資標的)之最大預期報酬率為0.6326%、投資組合之風險為6.9623%;模擬情境C(除採用模擬情境B之各項投資標的外,另納入外幣存款(美金定存和美金即期匯率)及海外投資(美國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日經225平均股價指數及香港恆生股價指數)作為投資標的)之最大預期報酬率為0.8684%、投資組合之風險為3.8363%,在三種情境中,此項投資組合不僅可降低其投資風險,並能為校務基金帶來最佳之投資收益。 因此,政府應加速修法放寬對校務基金運作範圍的限制,賦予各國立大學校院較大的自主空間與財務運作彈性,而各大學校院更應汲取美國哈佛大學校務基金經營及投資策略之成功經驗,甚至可設置具有企業化經營理念的專責人員,負責規劃學校財務運作,以追求獲致開源與節流雙重效益。摘要 目錄……………………………………………………………………I 表次……………………………………………………………………Ⅲ 圖次……………………………………………………………………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8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11 第二章 我國與美國大學校務基金運作概況與檢討 ……………15 第一節 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制度之探討 ……………………15 第二節 私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制度之探討 ……………………29 第三節 美國大學校務基金制度概況 ……………………………37 第四節 整理歸納 …………………………………………………49 第三章 投資組合選擇理論與實證方法 …………………………51 第一節 投資組合選擇理論 ………………………………………5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59 第三節 活期存款比例配置衡量的設計 …………………………63 第四節 資料來源與處理 …………………………………………68 第五節 實證分析步驟與實施 ……………………………………77 第四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81 第一節 活期存款比例配置分析 …………………………………81 第二節 投資報酬率及風險分析 …………………………………83 第三節 資產相關性分析 …………………………………………95 第四節 放寬資金配置限制後效率分析 …………………………9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07 第一節 摘要與結論………………………………………………107 第二節 建議………………………………………………………115 參考文獻……………………………………………………………117 附 錄……………………………………………………………123656318 bytesapplication/pdfen-US大學校務基金資金配置投資組合理論university foundationfund allocationportfolio theory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資金配置效率性研究thesis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246246/59038/1/ntu-94-P91627001-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