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清麟2006-07-262018-07-092006-07-262018-07-092003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27569前言:本年度計畫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中風病人自覺生活品質變化量表」之建構 效度並初步探討可能影響中風病人自覺生活品質變化之可能因素。 方法:研究者將收集到的158 位發病超過半年之病人填寫「中風病人自覺生活品 質變化量表」之資料以 Rasch 模式分析其單一建構(unidimensionality)之特質,若 資料吻合Rasch 模式之標準,則再以 Spearman 相關係數檢驗與病人自覺生活品 質變化之相關因素。 結果:發現中風病人自覺生活品質變化量表之項目,符合Rasch 模式之要求,證 實其建構效度佳。Spearman 相關係數(0.47 ≦ rho ≦ 0.55)顯示病人自覺生活品質 變化之相關因素包含:基本日常生活功能,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平衡能力,動 作能力,行走功能等。回歸分析顯示: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與動作能力是較強的 相關因子。 結論:中風病人自覺生活品質變化量表之建構效度佳。對於慢性中風病人,促進 其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或可提升其自覺生活品質。application/pdf21447 bytesapplication/pdfzh-TW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暨研究所中風病人健康相關生活品質變化及其影響因子探討:三年追蹤計畫(2)journal articlehttp://ntur.lib.ntu.edu.tw/bitstream/246246/27569/1/912314B002353.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