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 中文
  • English

DSpace CRIS

  • DSpace logo
  • 首頁
  • 單位
  • 研究人員
  • 研究成果檢索
  • 分類瀏覽
    • 單位
    • 研究人員
    • 研究成果檢索
  • 機構典藏
  • 登入
  • 中文
  • English
  1. NTU Scholars
  2. 文學院
  3. 歷史學系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s://scholars.lib.ntu.edu.tw/handle/123456789/7266
標題: 山東「耶蘇家庭」經濟形態初探(1927-1949)
The Ecomonic Activities of the "Christian Families" in Shang-tung, 1927-1949
作者: 查時傑
Cha, S.C.
公開日期: 十二月-1990
期刊: 臺大歷史學報 
頁數: 217-238
摘要: 一九二二年,在中國山東省泰安縣南的馬莊地方,敬奠瀛(1890~1957)成立「聖徒信用儲蓄社」,號召當地的基督教信徒入股「聖徒社」(即「聖徒信用儲蓄社」的簡稱),辦理經營一個完全信實之商店,發揮互助與友愛的基督教精神。「聖徒社」一九二八年改組成為「耶穌家庭」,在馬莊的農村土地上,實行男耕女織的集體生活。「耶穌家庭」這個帶有濃厚基督教信仰的教會組織,嚴格實行萬物共產,沒有私人財產的共產制度教會組織。自成立後,雖然經過許多的內外在的挑戰,卻在艱難中得著發展,到一九五○年大陸易色,這個奇特的教會組織,已經由山東馬莊一處地方,繁衍出一百數十處同一形態的組織,分佈地區遍及華中、華北,估算全國已超過一萬之眾。學術界始終未見注意,殊少有所研究,本文特就「耶穌家庭」這個組織的經濟形態,作一初探,追尋它成立的背景,梳理出它特殊的經濟形態,以及所產生的影響,為近代中國農村經濟史譜上一段奇特樂章。耶穌家庭由於受基督教信仰強有力的引導與影響,故其所設想的農村經濟解決改善之道,絕不會將之作為純農村經濟問題而單獨解決之,而是處處從其基督教信仰的角度來解決問題,這也可以解釋何以山東「耶穌家庭」的經濟型態會採用復古路線的共產體制。「耶穌家庭」說不上是昔日太平天國運動的再版,但也不禁令人覺得有點神似。耶穌家庭在整個近代中國的歷史上,有許多特殊之處是值得注意的。
URI: 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283104
顯示於:歷史學系

顯示文件完整紀錄

Google ScholarTM

檢查

TAIR相關文章


在 IR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瀏覽
  • 機構典藏
  • 單位
  • 研究人員
  • 研究成果檢索
  • [頁尾新聞]相關連結

    • 機構典藏計畫網站
    • 臺灣學術機構典藏(TAIR)
    • 臺大學術庫 ( NTU Academic Hub )
    • ROAR
    • OpenDOAR
    • SHERPA
    • OAIster
    • JAIRO
    • Ira
    • DSPACE

  • DSpace-CRIS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  Duraspace   4science - Extension maintained and optimized by NTU Library Logo 4SCIENCE 回饋